"金刚经云":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,不应住色生心,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
无住还要生心,这个有点难!我们凡夫不住声香味触法,肯定无法生心。这里的关键是生心。这个要从认知过程解读。
《瑜伽师地论》第三卷:“根不壞。境界現前,能生作意正起。爾時從彼,識乃得生”。眼对境,作意心生起,我们看到所见的对象。 依唯识的说法,见所见之物,有这样五个步骤:率尔、寻求、决定、染净、等流。
1 率尔,是下意识地接触到了外境。也就是随便瞟了一眼,所见只是色彩。佛家认为基本色只有“青黄赤白”。
2 寻求,思索这个东西是什么。某个东西的色彩引起了你的注意,要仔细看看一看。此时“作意心所”生起。
3 决定,经仔细观察,同大脑记忆中的影像对比评估之后,确定所见的是苹果。
4 染净,对这个苹果进行评价。一般有喜欢,不喜欢,无所谓这三种心态。
5 等流,心态决定之后,延续下去,直到心态转变为止。
1.属于直觉,现量境。
2.3.意识参与其中,了别这个颜色边际勾画出来的形象是啥东西。从大脑里提取相应的记忆,经相互比对,确定是苹果。
4.5.对这个苹果有了喜欢,不喜欢,无所谓的感受。此时麻烦来了。喜欢会爱着(贪),不喜欢则厌恶(嗔),无所谓则是无记(痴)。
123都没有错,了别外境是心的功能。如果没了这个功能就是残障人或者是病人。
45才是关键。心不能住在贪嗔痴上。万一落入贪嗔痴,中断等流。如理作意,改变自己的心态,回归本来的了别状态。
首先必须确认 色声香味触法都是自己主观意识的产物,绝非客观实际。客观实际有没有?有,绝对有。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。比如苹果的产生,必有所依,它不会凭空而有。
就属于色法的物质来讲,科学家们正努力探索寻找组成物质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。 如果哪天证实物质就某个或某类基本粒子组成,那么山河大地,飞禽走兽无非是基本粒子的一合相而已。实际上眼下也没山河大地,飞禽走兽,都是可分割的分子、原子在特定条件下的组合体。如同《金刚经》的三段论“众生众生者。如来说非众生。是名众生。”
我们所感知的色声香味触法,都是虚妄分别而起的名言,唯识无义。从假必依实的角度讲,我们都不知道真实的东西是啥,怎么住呢?再从解析的角度看,分子、原子乃至基本粒子,这些东西刹那生灭,想住也没法住。我们现在都住在了自己对色声香味触法的主观感觉上了。主观感觉属于自编自导自演,自己骗自己,这是错的。所以“无住生心”
生心,是如实知什么是有,什么是无。为什么有,为什么无。不把无增益为有,也不把有减损为无。以缘起法统合有无两边。